拖拉机开进农场大棚,微耕机刀片嗒嗒作响……连日来,在郧西县香口乡海涛农场,各式农机“大显身手”。“有了这些农机,我们一天能平整30亩土地,耕种效率大大提高。”该农场创办人郑海涛说。
海涛家庭农场成立于2015年,主要从事瓜果蔬菜种植销售业务,是鄂西北有名的蔬菜供应基地。如今,郑海涛创新春耕备耕模式,成立海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机耕、机播、机收、除草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我们为50余台(套)农机安装了北斗定位系统,年服务面积达4700亩,收入70余万元。”郑海涛说,他准备购进功能多样的机械,吸纳更多青年投身社会化服务,全力保障春季农业生产。
如今,在郧西县,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新型农村市场主体、新型职业农民等“三新”主体已成为春耕备耕的主力军。
在郧西县椴树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连翘种植基地里,新型职业农民汪世华和30余名工人一起开展连翘野转家扦插育苗。“计划在半个月内完成50亩育苗,届时可向全县提供优质种苗125万株。”汪世华说。
“连翘野转家种植是新兴产业,不懂技术、不懂田间管理,是制约连翘产业发展的瓶颈。”在汪世华看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该合作社通过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邀请农业专家坐镇、申报湖北省连翘规范化种植及产地一体化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研发项目等方式,提高连翘科学种植水平,去年共发展3000多亩连翘,加工的连翘药品含量超过国家药典标准,年产量达200吨、产值600余万元,带动当地500余户1600余人增收。
今年,郧西县大力培育“三新”主体,深入实施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新型农村市场主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百千万”工程,全面摸清全县“三新”现状,分类别实施精准培育,提升“三新”主体经营水平,增强联农、带农、促农效果,增加农业从业者经营收入。
据悉,该县通过培育“三新”主体,实施“百千万”工程和“能人回归”工程,计划成立100家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000家规范运营的新型农村农业市场主体,培育1万名新型职业农民,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十堰日报)